Sunday, July 30, 2006

 

孩子不要難過

MP3連結

曲:顧嘉煇 詞:盧國沾 唱:薰妮

孩子 不要難過 向天高飛不必想我
離別時間 父親為我鼓勵 我知他心內痛楚
孩子不要念我 你心中枷鎖必須斬破
如若陪住我 其實最沒有幫助
你應上人生一課

若現在日夕共伴又如何 令日後後悔更多
還是趁年少隨便到處闖過 隨便見過
勝過家中坐


孩子不要難過你應該清楚終須失去我
離別難避免 父親已盡了本分
我一生孩子得一個

若現在日夕共伴又如何 令日後後悔更多
還是趁年少隨便到處闖過 隨便見過
勝過家中坐

我父 今天已年老
我依依不捨心中悽楚
猶豫未決 望見他暗垂淚眼
蓬頭白髮也為我

Labels:


 

爸爸的草鞋

上文的一則留言談到我雖人在香港,卻很關心遠在台灣的朋友。說真的,部分人我根本見也沒見過連樣子也不知道,我只是因近日的事有感而發才quote那些文章而已。我認識的台灣朋友很少,不能一概而論。恰巧他們都很樂意在部落格談到自己的家庭、家人,會把他們的老照片放上網。談到他們的「威水史」----有人曾是「國腳」、有人把某種進口產品帶給彼岸的廣大民眾。他們會談到他們的家族史,會說他們的爸媽是什麼人,來自哪省哪縣市;或許有一段比下面那首歌還要曲折的故事,甚至擁有「國家一級古蹟」。

反而,我的香港本土朋友,很少會在blog講自己的家庭家人。要說或許會是下面的東西:有人父母分離,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創傷。有人的家長管教很嚴,讓他們失去了某些「自由」和機會。有朋友的家人過於重視成就(performance),喜歡比較。使當事人感到被看扁,怎麼做都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再說下去恐怕太負面了,不過我了解到他們在過往的生活中,或許受過諸如貧窮、奚落、冷待的痛苦,或者家人社會給他們帶來的不正確的觀念才做成今天的格局吧。

下面是一首老歌,說的是二次大戰後的「外省人」飄泊的故事,一大堆的大陸地名。香港的人多自廣東省,相對就沒那麼曲折。或有來自上海的,不過多是商人。歌詞談到澎湖灣,我們一家都沒到過。想改成某個香港地名,結果想到「長沙灣」,那是外公曾居住的地方。「船兒行到了荃灣」也可,不過為了尊重原作還是保留台灣地名好了。



爸爸的草鞋

曲/詞︰葉佳修 編︰吳智強

獨白︰
爸爸有雙草鞋 擱在鞋櫃上
他常默默的盯著他望
彷彿注視著 茫茫海上的一艘船
不久一顆淚 滴到鞋上
映出這段故事 好長 好長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嚀載滿艙
滿懷少年十七的夢想
充滿希望的啟航 啟航

船兒行到黃河岸 厚厚的黃土堆上船
(按:我曾到過河南省的黃河旅遊區旅遊,所以我深深明白什麼是「厚厚的黃土堆上船」)
夜來停泊青紗帳 天明遙遙山海關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嚀載滿艙
一股離鄉的惆悵噎滿腔
驀然回首又要啟航 啟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 洞庭湖景無暇看
峨嵋山下好荒涼 不堪回首淚暗彈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故國的叮嚀不敢忘
強忍無奈小別的悲愴
信誓旦旦又將啟航 啟航

船兒行到澎湖灣 多了媽媽來操槳
深情款款撐起疲憊的帆
又衝破了許多風浪

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
遠遠的故鄉在召喚
(按:外公多次談到「鄉下」,我明白這句的內容了)
滿載半世紀漂泊的蒼桑
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 靠港 (x4)


延伸閱讀:
父親的便當(附本人和blog主的讀後感)

Labels: , ,


Saturday, July 29, 2006

 

記2006年7月無邊吹水會及外公病況update

今天是無邊吹水會例會,十二人出席(不含本人)。因為小弟傍晚須到瑪嘉烈醫院看望外公,又掛念一眾無邊人,只能在會場停留5-10分鐘。讓Sam掃興真拍謝(台式中文:不好意思,也可以說成歹勢[Tai-say]。說來有趣,我第一次看到朋友用這個詞兒居然以為是Patrick的譯音,再糟也不會給我弄一個這麼的譯名吧,當然你大可稱呼我柏齊)。席中Tom跟一位朋友提到塔羅牌、仙學(神仙修煉)之類,居然有人可以在祈禱還是靈修之前去背誦心經,還有有人用一副塔羅牌要是覺得很邪就得換上另一副。我告訴洛謀我看到了他在明報所寫的文章,今天的主題是「上網」,因為今年是肥力上網十周年和互聯網在港普及十一年,不過對我來講沒有什麼意義。

上文說到「舞蹈治療是蝦咪(台式中文:什麼)東東我的外公用不用得著我全然不知道」,「舞蹈治療師」用不著卻要「翻譯員」(8月1日補述:還得要輔導員!)。外公早年當警員,會英語,犯不著要翻譯員吧。因為他聽得不清楚,說得更不清楚,得請外婆和媽媽代我「翻譯」方能彼此了解。外公割了膽,取了荔枝大的膽結石。有病友在播放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的節目,播了Tonight I Celebreate My Love for YouGreatest Love of All半點心(國語版)外婆的澎湖灣孩子不要難過等,首首都是我喜歡的金曲,串起來也挺有意思。不竟,外公或許很多東西想說,但不會像我懂用那麼多歌曲甚至寫blog以抒發一己心情,就由他說吧!

為了外公的病,近日外婆和家母以淚洗面。或許往日的歲月,讓他們積累了不少重擔和鬱結,難以抒發。當然,我也明白他們都疼我,只是不太會用語言文字表達吧。外公提到「無分彼此,不偏心」,我說:「做人根本就應該要這樣!」我想說「平等精神」,但她們又怎麼理解這個說來深奧抽象的觀念?周五那天乘車我翻開了那本記錄每周主日講道的筆記本,發現一個月來的講題:常念主愛、從腓立比書看積極人生、做個感恩的基督徒......Patrick就是一大堆這麼的信念,什麼公義、平等、民主......當然還有愛。但願這一些,還有其他人走過的路,能帶領柏齊一家走過吧。

延伸閱讀:
肥力:無邊吹水會一年小回顧及七月聚(活動)

Labels: , , ,


Thursday, July 27, 2006

 

It's a time of prayer, for friendship & for love

這一回,又來當轉載之子囉......

阿尼:一條難以面對的路
阿尼:從醫院到回家,漫長87天的旅程
Jocelyne:2006日本大縱走(留言部份)
阿菲:松德院區帶領支持性舞蹈治療團體心得

今晚1825下班還到了林浩揚議員辦事處才回家。誰知1945洗澡完畢不久家母來電,謂外公發燒入院家母須隨侍左右,媽媽近日為此憂心不已。我根本就不認識阿尼,舞蹈治療是蝦咪東東我的外公用不用得著我全然不知道。難以面對也漫長的道路終究要面對,但願能從別人所走過的足跡,作為Patrick一家走下去的力量。各位朋友:

It's a time of prayer, for friendship & for love.

Labels: , , , ,


Wednesday, July 26, 2006

 

敬悼盧素娟(20/7/1952-22/7/2006)

為著名的動畫《多啦A夢》(叮噹)的主角野比大雄和多部動畫和配音片集配音的盧素娟女士(Doris Lo)已於上周六晚上7時許在沙田醫院辭世了。離世後不久,同事程文意、林保全及林妻陪伴在側。


我有一張從1972年出版的《香港電視》(無線電視印行的周刊,現稱TVB周刊)剪下來的關於Doris的介紹(圖),謹錄如下:

「飄零燕」片集,片中的小女孩海迪,負責幕後配音是配音組的盧素娟,你猜她今年多少歲?她已經是過了二十歲(按:上述年份根據這條資料推測)的大姐姐,當替海迪配音時,她要把聲線特別提高,才像小孩子聲!

盧素娟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二屆畢業生,進入配音組已經兩年多,現在翡翠台播映的片集,很多都有她的配音。例如「恐龍探險隊」的玲子、「星辰女探俏嬌娃」的莎蓮娜、「校園小冤家」的尤美、「海王子」的菲菲。


去年,日本的多啦A夢配音班子也來了一次大換班。我深刻記得舊班子的成員都為曾為這部著名動畫配音而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感到異常榮幸,多啦A夢是他們的人生之寶,他們都為劇中人的勇氣和友情深深感動。或許大家會覺得大雄很呆很笨,胖虎(技安[Giant])總喜歡欺凌弱小,但他們都是為了正義(righteousness)。小夫(阿福)很牙擦、靜香(靜宜)只是teachers' pet不夠漂亮性感,但這是他們的鮮明性格。

在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播放的華語電影是原片發音,那就是說它本來說粵語的就說粵語,說國語的就說國語,如此類推。可是在內地、台灣和新加坡卻囿於官方的語言政策必須配上國語。報載據說"Mimi"一詞就是由國語版的周星馳電影再加上林志玲而發揚光大的,我沒有看過國語版的周星馳電影,無從比較,不過大部份香港人都認為周星馳的電影必須說廣東話才傳神。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盧約在2004年被驗出患上第三期腸癌,期後病情反覆,只演出大雄及小智等角色。2006年初她堅持完成手頭上配音工作後在3月起告病假休養。」我impress她的敬業精神和她的同事那份友情。也根據維基,盧曾為電影魯冰花中的角色古阿明配音。我謹以該電影的主題曲,獻給這位為無數港澳觀眾帶來不少回憶的配音員,讓她的敬業精神作為後繼者的鼓勵。

魯冰花
曲:陳揚 詞:鍾肇政

我知道半夜的星星會唱歌
想家的夜晚它就這樣和我一唱一和
我知道午後的清風會唱歌
童年的蟬聲它總是跟風一唱一和

當手中握住繁華 心情卻變得荒蕪
才發現世上一切都會變卦
當青春剩下日記 烏絲就要變成白髮
不變的只有那首歌 在心中來回的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
媽媽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
媽媽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Labels: , , , ,


Tuesday, July 25, 2006

 

我該能有這麼的氣度--讀肥榮書展雜記有感

讀到肥榮書展雜記,談到他站在人山人海的展場中央,想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到自己的師友的巨著能夠在書展中問世,什麼時候才能碰到欣賞自己文字的伯樂?還有,什麼時候才能認識到一位愛書、出書甚至會編輯書刊的顏知己?

或許,我也曾羨慕過一些很年輕就成名的青少年作家,文筆倚馬可待,富有國際視野。能夠搞屬於自己的簽名會,擁有很多的粉絲。或許,我也曾抱怨過我的文字寫得總是不夠別人好。可是當我想到自己也有機會認識愛書,還會寫書、譯書甚至出書的女性朋友(聲明:只是「女性朋友」,當然也有男的),我實在也應該感謝主(上周日[23/7]的主日講道題目還是做個感恩的基督徒),不要埋怨諸如回應乏人那麼多了。

有一則回應還說「古有夫唱婦隨,今有女友出書男友睇」,我想這種「男朋友」也實在太坐享其成了!我想到自己雖然未能親身跑到某位「才女」朋友的書桌飯桌梳妝台前,看著她寫書譯書穿各式民族服裝跳舞,更遺憾不能遠赴當地書展現場拿簽名聽講座。但起碼會買她們的書看(雖然有沒有看完是另一回事,也會給某好友說我撐朋友也實在撐得可以),或許還要為她日後的寫作和教學工作好好祈禱。又是的,現在幾乎只要會出書的女人,連璇璇屎塔飛之流也被稱為「才女」。「才女」這個詞兒用得很濫,這簡直是對我們那些真正愛書寫書譯書出書的女士們的一大侮辱!

我想知道「夫唱婦隨」是指哪一對夫婦,結果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原來那是出自道家典籍關尹子,並沒有特指哪一對。我想到李清照和趙明誠,據說他們喜歡隨手拿一本書抽一句,讓對方猜出自何經何典。當然這種一起編《金石錄》又那麼有情趣的才子佳人古今很難找到一對,可是能在生命中能碰到這麼熱愛書籍的朋友也實在該好好珍惜。

我曾寫過一篇題為公眾旁聽席上的網誌,我說要是有一天我的好戰友們--肥榮、Sam林浩揚等都成了尊貴的立法會議員,我會坐在公眾旁聽席上,或是收聽香港電台的立法會會議轉播。我會拿起我的筆記本和議會文件,很認真的作筆記。我想,要是我真的能在公眾參與和政治生活上能有這麼的胸懷,為什麼在閱讀和寫作生活方面就不能有如此的氣度?我近日讀到梁厚甫寫的美國人的讀書態度一文,謹以該文中的精句作結,共勉之:

中國人對於讀書的觀念,太過隆重......(還)必要「袖添香」才能讀書......
其實,讀書之平凡,有如搔癢;不見得有人在旁,就不可以搔癢的......
要把讀書看得平凡......其次,對讀書的結果,不要期望過高
至於讀書是否有收穫呢?仍應該相信古人的話:「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美國人讀書態度之所以可取,就是美國人把讀書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讀完書以後,不會用學問來驕人

延伸閱讀:
本人:記王貽興新書發佈會:一位曾經讓我羨慕的年輕香港寫作人。
本人:人生可有Mentor?:肥榮渴望有伯樂有知音,我也有一段類似的閱讀和寫作的心路歷程。 Sam:書展?閱讀:你說得對,現在的人較重感官刺激,鮮有人有耐性閱讀文字。連blog也要講求短小精悍,有聲有畫。記得你說,我得消化了別人的文字才寫自己的回應,所以我不能像肥榮諸人天天出稿,倚馬可待甚至一稿定形。Sam和肥榮,我雖不是伯樂,但起碼是知音喔!

回應Fifi:很impressed寫完不久就收到妳的回應,我也猜到妳或許也有些什麼狀況了。媽媽為外公的病憂心不已,我也曾為親戚間的疏離感到無奈。反而隔那麼遠的朋友卻還要熟悉一切,彼此守望......也感謝妳這麼的一位知音,讓我無須閱肥榮的偉著三嘆,聞吉納貓之歌哀哭。

Labels: , , ,


 

列女傳

上周六因團契休會,原擬參加在土瓜灣公共圖書館舉行的國學講座。但由於當日要參觀香港書展,沒有參與。不過我通常會在星期五回家前往圖書館,看一看告示版第二天講什麼題目。講完了后妃傳序近日講列女傳序了,近日講了後漢書.列女傳序舊唐書.列女傳序宋史.列女傳序。參加了幾次,大概知道了講者的風格。就算不能親臨現場聽講,self-study就容易多了。

延伸閱讀:
本blog:記2006/6/10的國學講座
本blog:烈女的起居注----讀《歷史學是什麽》:什麼是烈女呢?列女傳又是寫什麼的呢?
本blog:大禹那時有census嗎?----讀《歷史學是什麼》(二):近日中期人口統計,我和Stephen(梁國基先生)的家也被抽中。

Labels: , ,


Sunday, July 23, 2006

 

記2006年香港書展



昨午與Stephen(梁國基先生)參觀香港書展,首先跟他和肥力全聚德午膳。不過肥力要到BC看電影,沒有看書展。而我亦由於要到荃灣與媽媽和外祖父母晚飯,五時就要離開會場。這回我買了五本書,還得到三本免費書籍。我躊躇再三才決定要參觀今屆的書展,為的是要購買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香港的鬱悶》。不過店員說《香港的鬱悶》是回應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的,所以我一併買了該書和小思的《夜讀閃念》。

有些話題書或許我根本就不屑一買,但我也在場一看。葉璇的《上善若水璇攻略》一書我根本就不抱任何期望,結果設計之粗劣,讓我非常反感。我起初在報上得悉葉璇的書名為「上善若水」,那是出自老子第八章的,誰知看清楚整個書名,簡直俗不可耐!鄧麗欣(Stephy)的《不要忘記》起碼賞心悅目,不竟那是一本堂的出版物,該書還由該出版社以可愛見稱的設計師廖雁寧小姐設計的。陳易希的《摘星少年》在會場中找不到,結果星期一晚在佐敦商務印書館買到。

最高興的,要算是經過中華書局碰到內地名作家錢鋼先生。我買了他的《舊聞記者》一書並請他簽名,我對他說:「我早在明報全看過了,只是今天很難得碰到你於是買一本留念。錢鋼說:「你很喜歡歷史的嗎?」「是啊,你是我們香港學生的集體回憶,那個《唐山大地震》(按:那是香港高中生的必讀書,該書的還曾是指定課文) 我高興他看出我是個歷史愛好者。《舊聞記者》曾於明報連載,作者在香港大學翻閱了六十年前香港、內地和台灣各種不同立場----左中右、日本人佔領者甚至所謂「漢奸」(親日派)辦的華文報章,按時令在報上撰文講述六十年前發生的事。作為一個愛好歷史和書籍之人,當然也買了一本關於歷史的書----《讀版圖學中國歷史》,也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我想到一次跟朋友談到「北宋的汴京」,卻想不起今地名,這種工具書也有一定的幫助。

延伸閱讀:
肥力:夏讀上篇:記述了一次無邊吹水會的盛況,本人也談到去年的書展和廖小姐設計的書。
本blog:伊莎貝拉
Sam:彭定康重臨香江:我來不及參與周六早上Page One攤位的簽名會,也沒有參與Sam提及在美孚的,可是我們在Page One攤位看到肥彭親筆簽名的看板。

Labels: , ,


Tuesday, July 18, 2006

 

光輝歲月--Happy birthday to Mandela


維基百科才知道今天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89歲生日。猶記本年七一大遊行,我特地穿了一件印有非洲人國民大會旗幟和簡稱「ANC」字樣,寫有「VOTE」一詞的T恤,表達我對普選的訴求。

香港組合Beyond曾為曼德拉寫了「光輝歲月」一曲,謹將此曲送給大家,也預祝和補祝以下四人的生日:

7月7日:丁有恭(George)及英籍朋友Alan
7月22日:我的媽媽
7月26日:Erica

光輝歲月(粵語版) - Beyond

曲/詞/唱:黃家駒 

鐘聲響起歸家的信號
在他生命裡彷彿帶點唏噓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
是一生奉獻膚色鬥爭中

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
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

今天 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傍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
問誰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
願這土地裏 不分你我高低
繽紛色彩閃出的美麗
是因它沒有 分開每種色彩

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
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抱緊自由
一生經過徬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
問誰又能做到

光輝歲月(國語版) - Beyond

曲/唱:黃家駒 詞:周治平、何啟弘

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
經過多少年
才能走到終點
夢想需要多久的時間
多少血和淚
才能慢慢實現

天地間任我展翅高飛
誰說那是天真的預言

風中揮舞狂亂的雙手
寫下燦爛的詩篇
不管有多麼疲倦
潮來潮往世界多變遷
迎接光輝歲月
為它一生奉獻

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
經過多少年
才能走到終點
孤獨的生活很需要時間
只要肯期待
希望不會幻滅

Labels: , ,


Thursday, July 13, 2006

 

彩雲曲--回應Sam和Selena

讀到SamSelena的網誌,雖然他們倆的文章內容或許根本就八竿子打不上,本文的題目或許就更風馬牛不相及,不過比較閱讀起來可足堪玩味。Sam談到有些父母,會覺得子女和外間朋友交往可能會對自己不利--會怕有人知道家中很多「秘密」,怕朋友中有稅務局的人員會知道他們的真實收入從而要求多交稅,又怕子女的朋友會「教壞」其子女。對此父母或會出言侮辱,勸戒甚至恐嚇(?!)子女求學時期不該交朋結友。

Sam認為這只會帶來一個惡性循環,子女未能建立正常而健康的友誼,只會讓孩子變得軟弱及退縮。到將來再真的想認識朋友的時候,或許缺乏了恰當的交際手腕,讓別人難以向他們伸出友誼之手,甚至使對方產生反感。父母的「利益」或許得到了保護,可是孩提時代那珍貴而單純的友情或許就難以彌補。

Selena則談到她的父親,早年是個在台的「僑生」。大學時為了尋求肯定和認同,苦練足球,還代表國家征戰海外,為國爭光。反而她並沒有因此了解足球之美,對國際足協世界盃,也比別人少了一份狂熱(我或許比她更少!)。因為在台灣(按:包括香港)的足球運動長久並沒有政策性和延續性的發展,當舞台和觀眾流失了以後,球員的出路更形困難。莎爹(莎蓮娜[Selena]的爸爸,恕我這麼稱呼他吧!不過也成了「沙爹」[Satay,一種馬來食品])於是感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嚴禁他的子女參與運動等的課外活動,連課外書也不鼓勵閱讀。只求好好念好教科書,考試考得好就好。

父母因為曾在生活和現實中受過傷吃過苦,希望他們的下一代少受點兒苦,讓往後的道路通達點兒是很正常的事,只是搞不好彷彿就掉進了鐘擺的另一端。為了避免傷害而加以保護是好,可是過了頭到頭來一天又變得長了翅膀卻飛不起來。Sam的例子或許極端了點兒,我的家人充其量只會說球場很多壞人,會給拐子佬(廣東俗語:拐帶兒童的人)拐走吧。會禁止我外出跟同學去玩(小學時期),也不至於不讓我結交朋友(雖然礙於性格我的朋友會較少)吧。記得中二時一位同學的弟弟告訴我:「Patrick哥哥,我終於可以排自行放學隊了!」我深深記得他那喜悅心情,因為我也很遲才能排自行隊呢。告訴你,我有位朋友就曾經在稅務局工作呢。我曾戲稱他是「當代馬太」(聖經人物,是一位「稅吏」[Tax collector]),讀了Sam的文章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那個年代「稅吏」猶如過街老鼠。

現代的父母或許並不擔心子女讀課外書、參加課外活動和運動,反而是「迫著」他們做這些,把時間表排得滿滿,學游泳學音樂學體操學這學那,唯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爸媽固然也會擔心孩子交了壞朋友,只是或許更擔心他們不會交際,孤僻內向,於是拼命加強「人際網絡」(這是Sam的原文,不過我或許更重視「友情」。順便告訴你,日語的朋友是「友達」[Tomotachi]),重視「人脈」。可是這到頭來又為了什麼?還是利(不一定是金錢,是「利益」、好處甚至功利的利,英文的advantage)吧。對啊,有些父母沒有念上較高學歷,於是盼望子女念上大學本科甚至更高學歷;有些父母因為收入和成就不夠家中其他成員好,給看扁而拼命跟其他人比較。你有壓力,我也有壓力喔!

說來有趣,中華民族可真是一個很講究吃的民族。《漢書》說「民以食為天」,連我一眾朋友的外號都跟食有關。剛才談過「沙爹」、Sam也叫「雜果冰」。有叫「湯米」(上湯米粉,實際是Tommy的譯音)的,我的小學同學中更有外號叫「甘蔗汁」的(因為他姓甘,我也成了「燉雞湯」,因為我姓鄧,鄧燉音近),中外美食共冶一爐。也很有趣的,台灣人總管世界盃做「世足賽」(世界盃足球賽),因為他們認為不僅足球有世界盃。所以上面我也特意用上「國際足協世界盃」(FIFA World Cup)這個正式名稱,香港人則以世界盃專指國際足協世界盃,如果中文有The這個字就好了。

Sam想也跟我一樣,都很重視友情,Selena則是新認識的。我固然衷心希望2S和上面的一眾好友也能相互認識,跨越海峽,友情猶如雲彩縈繞中華。Sam談到有些人為了友誼極力希望人們注意,我想到一首叫彩雲曲的歌,內容很簡單,就是盼望真愛和友情。我不知道彩雲村(按:九龍一個公共屋村)有沒有哪個互助委員會選用這首歌作「村歌」,當然也無須特意跑到彩雲村去唱。Anyway,送給大家:



彩雲曲

作曲:林敏怡 作詞:林敏驄 
主唱:粵語版:雷安娜 國語版:黃鶯鶯(黃露儀) 

在天空裏現出彩雲 風裏幻化繽紛 
在我心我願我的歡笑 永遠不變更 
留住以往事 將它帶進夢裏 
一心盼可將 一心盼可將美夢變真 

在天空裏現出彩雲 光照耀眼繽紛
在我心我願有些溫暖 多少不要緊 
留住點點歡樂 輕輕帶進夢裏 
只想有一天 只想有一天美夢變真

就讓我可以 可以一問 
誰人願意獻出友情 給我安靜 願你能 

在天空裏現出彩雲 天際漸變繽紛
在我心我願有真的愛 可開解我心 
留住這故事 一起帶進夢裏 
可將我心中 可將我心中美夢變真

就讓我可以 可以一問 
誰人願意獻出友情 給我安靜 願你能




延伸閱讀:
Sam:「成見」
Selena:足球,不滅的青春記憶
Selena:閱讀的力量
Yam天空部落:黑膠電影院:黃鶯鶯《彩雲曲》力拼雷安娜 (上面的YouTube和本連結於2008年11月3日補上)

2006年7月16日修訂兼補述:多謝Sam和Selena的欣賞和回應。昨天我看了香港歷史博物館足球展覽(圖,於2010/5/24追加),也談到本地的足球史(雖然很簡略,一些重要的史實如1951年的南巴大戰[南華九巴]也只把一張圖片、年份和賽果[4:1]記下就算了)。不過高興的是有一個專門介紹李惠堂的corner,還有當年他在香港電台主講「足球經」的錄音。

Labels: , ,


Sunday, July 09, 2006

 

何處是吾家?

我的舅父終於在港買了新的住宅,原來他移民溫哥華快十年了。他是一位國際網球裁判(港稱球證),他的一家更可說是一個IT世家。不過我對網球根本一竅不通,對IT就更恐懼不已。舅父常到各國執法,在港期間就在我家寄住。家母固然為我家終能「光復」感到高興,我就indifferent。偶爾難免然會感到不便,也有「寄人籬下」(是誰寄誰的?)的無奈。還記得一次我案頭貼了一張我一位當美術設計的朋友設計印有她的畫像的名片,不久舅父回來,我慨嘆「她」從此就要守望著一個她根本就不認識的男人了。奇怪的是,當時房間也貼了Twins的海報,為什麼卻沒有這種感覺呢?

一次一位朋友談到台北市的一個區,我接著居然衝口而出說「本區」什麼什麼。天哪,那根本就不是「我」的「本區」!自己住的區是本區、自己工作的區是本區,就連那個區都是「本區」!近日在友blog留意到自己的blog的連結的標註是「香港朋友小P的家」----我想到的是:何處是吾家?何處是吾區呀?

幾年前一次乘小巴回家,正值聖誕將臨。我的日籍朋友說她的朋友在聖誕期間要回到他們各自的原居地----尼泊爾倫敦......想到舅父也要回到溫哥華,我想到的是「人皆回國賀誕,我則何如?」不過我明明又在「回家」。

我再一次想起龍應台的話:「別人的土地,假裝是自己的,自己的土地,假裝它不存在......所以我們腦子裡裝滿了別人的記憶,而自己活生生的記憶,不是自己瞧不起,就是不願面對,也不敢擁抱。」別人的性命是框金又包銀,年年難過十年也過了;處處無家,土瓜灣大角咀獅子山陽明山下都是我的家!

(7月16日修訂兼補述:)
多謝肥榮的回應和提醒,我舅父在列治文(Richmond)的住處是Moffatt Road,我把這個路名譯成「慕發路」。身為基督徒,骨子裡還是功名利祿,渴慕「發達」!當然,聖經裡是應許信徒在天上是有一個很榮美的家。約翰福音14:1-2說:「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記得我的牧師說在原文「憂愁」是「動蕩不安」,而「住處」卻是「宮室」, 神是應許祂的信徒擁有「豪宅」的(呵呵!)。有人說在天堂裡金子不過是瀝青,地上再大再美的豪宅在主的眼裡也不過是帳棚。路加福音17:22說:「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靈的家園」也實在無須外求。

延伸閱讀:
本blog:歸期

Labels:


Tuesday, July 04, 2006

 

浪花一朵朵/人民之歌/只因喜歡Faye

在遊行期間,有朋友談到他曾跟家人到過澳洲開恩茲(Cairns)以及鄰近的大堡礁。我說我也到過,當天還坐著直昇機看到海龜喔!我還到過黃金海岸悉尼布里斯班。我想起下面這首歌,雖然那首歌說的是馬來西亞

浪花一朵朵 唱:任賢齊/阿牛/光良
作曲/作詞:任賢齊/阿牛 編曲:王豫民 

我要你陪著我 看著那海龜水中游
慢慢的爬在沙灘上 數著浪花一朵朵
你不要害怕 你不會寂寞
我會一直陪在你的左右 讓你樂悠悠

日子一天一天過 我們會慢慢長大
我不管你懂不懂我在唱什麼
我知道有一天 你 一定會愛上我
因為我覺得我真的很不錯

時光匆匆匆匆流走 也也也不回頭
美女變成老太婆
哎喲 那那那那個時候 我我我我也也
已經是個糟老頭

啦啦~ 我們一起手牽手
啦啦~ 數著浪花一朵朵

遊行又怎能少了民運歌曲的呢?上文談到我喜歡的民運歌曲。其實還有一首,不過是幾天前才學會的:

人民之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詞:金佩瑋 30/1/1997

看吧!人民在挽手
爭取正義和自由
歌聲裡群情似火
滿溢激昂震撼著四週

捍衛人權護眾生
不分社會還是個人
方可叫無限理想
每日每天漸近


人民意願求實踐
自由的風不怕遏止
每刻也願勇敢
背負這革命旗幟
忘記畏懼勇踏前
正面迎接歷史

或許大家要奇怪,為什麼小弟個個都不喜歡就是要喜歡Faye呢?其實這首歌本來叫只因喜歡你,由林海峰和周美茵合唱。後來因為軟硬天師(林海峰、葛民輝)和王菲重唱了這首歌結果取了這個名字,我選的也是他們的版本。



近日軟硬天師重出江湖,他們是九十年代商業電台的DJ,以搞笑見稱。當年我和一位同學也合稱為軟硬天師,我軟他硬。說來也有趣,大專的時候我有一位同學名叫芷欣,在廣東話芷欣和只因同音,結果當時大家就很喜歡唱這首歌,也成了「芷欣」喜歡你。後來還出現了「只因(芷欣)」系列----只因有著你一切很美只因有你之類。

只因喜歡Faye
曲:陳復明 詞:鄭國江

女:只因喜歡你 眼裡缺點都優美
只因喜歡你 偶有過失都不理
碰見你以後 我眼裡只得你
男:只因喜歡你 我你要我點都可以
只因喜歡你 那介意睇邊齣戲
世界縱再大 我眼裡只得你
合:*早午 晚上 有了你心間空間
載滿了趣味 風霜雨霧
我替你擔當抵擋 那會退避
只需於一起 天色陰晴都美*
女:只因喜歡你 會偶爾吞聲忍氣
只因喜歡你 縱抱怨不敢生氣
你笑我幼稚 縱錯了因喜歡你
(重唱*)
男:只因喜歡你 會偶爾吞聲忍氣
只因喜歡你 縱抱怨不敢生氣
你笑我幼稚 縱錯了因喜歡你
女:只因喜歡你
男:只因喜歡你
女:只因喜歡你
男:只因喜歡你
合:只因喜歡你

Labels: , ,


Sunday, July 02, 2006

 

我歌我行


在遊行期間,經過民間人權陣線的捐款站。只要捐款HK$50以上,就可得到一隻「給香港人的歌」的VCD。內有23首民運歌曲(實際是19首,去除重複的),內容是剪輯自各類示威集會的片段。上半部多是金佩瑋的歌,下半部則多是鄭楚萍(Irene Cheng)的作品。始終拍攝的不是專業人士,音效有欠理想,媽媽還說像看翻版VCD。不過大部分的歌(除了上半部一大堆競選宣傳歌)我不僅勁愛,還都說得出背景。

經過新婦女協進會的攤位,捐款可以得到一本該會編的歌集。當然,你可以隨時拿起那本歌集唱那些你喜愛的歌曲。在家看VCD可讓你憶起當天的激情,只是不及你在集會是唱那麼興奮。

我喜歡的民運歌曲(在遊行期間一播我就跟著唱,不用看歌詞):
愛的征戰:此生縱使不可見,願他朝有後繼者。勞動者終要自主,成仁見青史。
民主.香港 一切因我們而發生:忘記昨天漆黑一片,期望明天香港蛻變。
誰說:誰說我弱小不足道?難做到更要做到!
自由的夢--為Irene和124遊行而歌:不一定要為她和某次特定的遊行而歌吧?(呵呵!)

延伸閱讀:
香港獨立媒體:《給香港人的歌》廿三首民主歌曲

Labels: , ,


Saturday, July 01, 2006

 

記2006年七一大遊行



今天與浩揚、阿邦和Sam參與七一大遊行,早上看了關於青藏鐵路通車和工聯會辦的所謂「回歸巡遊」和匯演的直播。下午我和Sam先到浩揚的辦事處,再坐專車到維園。除了我們四人有十位參加者一起乘車,浩揚談到龍應台近日一篇關於添馬艦的文章。我跟Sam提到近日在家以外上網鍵入本blog"Standbyp"的名字,結果居然找到一則Yahoo!知識+quote了我寫的網誌內容,還列為「最佳回答」。其實我寫的東西還是quote自香港電台的資料再elaborate,那則材料比我的「更佳」,只是那些所謂「回答」也實在不知所謂。Yahoo!知識+很多答案還是來自維基,有些問題還不斷重複,如香港這個名字怎麼來。不過也發揮了Yahoo!知識+所揭櫫的宗旨:「集合網民力量,為您解答生活上、專業上的大小疑難。」

會中多個團體的負責人發言,包括社民陣線的名嘴黃毓民。一個叫青年聯社團體的發言人叫鄭耀同,我們還以為是工聯會的會長鄭耀棠。我們要四點方能離開維園,約六時半到政府總部,1915整個活動結束。浩揚因事於時代廣場離隊,我和Sam則走足全程。民陣公佈的遊行人數是58000人,警方公佈人數是28000人。

在報上看到遊行的路線圖,是經過伊榮街的。以往的遊行是由維園直出電車路,有人說是因為伊榮街行人較少,也有人說是警方特意製造的瓶頸。報章也說親北京的機構為了鼓勵該等機構的員工參與他們辦的所謂「巡遊」,參加者會有HK$100,還有海鮮餐、Twins成龍的表演。參加七一遊行不僅要自付交通費,我甚至因要捐款給各大民主團體中途真的一個仙都沒有,要在灣仔恆生銀行櫃員機提款!不過同行者說得好,我們,是「為了公義」。

延伸閱讀:
Sam:「七一」遊行
肥榮:還要去七一嗎?
本人:你永不會獨行——記(2003年)反廿三大遊行
本blog:2004年七一遊行 (2005年因「同志領路」一事沒有參與,當年還因經濟拮据讓我有「一代民主鬥士,如今何竟斷炊」的慨嘆。本年由勞工和青年團體領路,家母因體力問題這兩年沒有參與)

Labels: ,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